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编的《危情春运》大型画册的首发式

  28日下午,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编的《危情春运》大型画册的首发式在广百新翼广场举行。

  《危情春运》分为“虐、危、疏、情”4部分,整体结构紧凑。本报负责人在画册序言中写道:“我们是记者,在广州日报的旗帜下,我们全程坚守在现场。我们是记者,我们在最危险的地方,举起相机敲起键盘,刻录 ‘红’与‘白’的生死较量,体味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感悟直面灾难的人性光辉。”在首发式上,广州日报社负责人表示,危难时刻平安是我们的职责,是我们的使命。
  《危情春运》是本好教材
  广州日报社负责人还表示,作为广州主流媒体,广州日报的记者在最危险的地方举起相机,敲起键盘,直面灾难,记录真情,并率先向旅客发出“平安才是对家人最深切的爱”的呼唤。面对危情春运,广州日报社免费派发3期号外,共30多万份,免费派发《广州日报》20多万份。广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彭泽成大校感谢新闻工作者在春运期间的辛苦工作,并表示《危情春运》的结集出版,对于记录抗灾救灾历程,共创美好未来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广东省武警总队政治部副主任卢凌保大校强调,《危情春运》是一个了解春运危情的很好读本,是广大官兵体验社会的很好教材。广州市新闻出版局、越秀区委、广铁集团、省市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广州主要大学图书馆、广州电视台、4位战士所在部队等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昨天的首发仪式。
  四战士成为新偶像
  “最可爱战士”昨天展现了他们可爱的另一面,有情有义又很腼腆。昨天下午,他们为感谢本报摄影记者邵权达,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但又不好意思在人多时当众拿出来,而是把礼物放在车上,活动结束后“偷偷”交给邵权达。他们的礼物也很有军人特色,一大一小两辆“坦克”。有意思的是,两辆结构精致的坦克是由子弹头黏合而成的,闪着金光。“就是表达一下心意,拿出来怪不好意思的。”欧晨艳说。4位“最可爱战士”出现在活动现场时,西湖路广百百货门口围在舞台周围的300多市民中,立刻出现一阵喧哗。当主持人介绍4位战士时,他们起立向观众敬军礼,向后转身又是一个军礼。一位60多岁的阿婆边笑边鼓掌,“终于看见这4个孩子了。”活动举行过程中,一位阿婆问旁边的年轻人,“这是不是报纸上登的那4个战士?”年轻人会意一笑,“就是就是”,阿婆笑笑接着看活动。活动结束,4位战士离场时,几位市民冲上前请他们签名、合照。“他们为老百姓做好事,是我的新偶像。”一位女孩子说。
  10天打造《危情春运》
  《危情春运》是一本中英双语版本的画册,以图片为主为2008年抗冰救灾保春运的战役做一次全景式记录。通过画面刻录冰雪灾情,刻录广州人民的抗灾历程。通常一本书的出版,从接到书稿到正式发行,最快也要两三个月。而这本厚达百页的画册——《危情春运:广州日报现场直击抗灾全记录》,从提出构想、设计成书、领取书号到入厂印刷,总共只用了10天的时间。
  最危险地方举起相机
  该画册分为“虐、危、疏、情”四部分,整体结构紧凑。确定画册由4个部分构成后,大家还就每个章节序言如何推陈出新进行了讨论,最后一致形成决议——填词,这也是画册的一个颇具特色的亮点。“水龙吟”、“归去难”、“破阵子”、“沁园春”这4个词牌名,正好扣合画册4个部分的主题。本报负责人在画册序言中写道:“我们是记者,在广州日报的旗帜下,我们全程坚守在现场。我们是记者,我们在最危险的地方,举起相机敲起键盘,刻录 ‘红’与‘白’的生死较量,体味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感悟直面灾难的人性光辉。”“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我们编辑出版这本图志,来存留这场感天动地的非常事件,传递这份弥足珍贵的无疆大爱。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出入现场,我们见证记录,我们歌之铭之。”
  四战士的骨雕问世 以“最可爱战士”为原型的泥塑作品还在创作中时,已经有关于他们的骨雕作品问世。昨日,省政协委员、骨雕艺术家苏忠阳将自己精心制作的骨雕作品送给广州日报和4位战士。苏忠阳介绍,该骨雕作品以牛骨为原料,以累得“站着睡着”的驻守广州火车站4位子弟兵为主题,高0.3米,宽0.5米,重约5公斤。